当前位置: 100md首页 > 保健版 > 休闲生活 > 读书与健康
编号:12089610
王国维:读书崇尚三境界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6月15日 《老同志之友》 2011年第12期
    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学问家,治学严谨,学识渊博。他在哲学、文学、心理学、逻辑学、中国戏曲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,都有较高的造诣,虽然他在思想上是保守的,甚至以清朝遗老自居,但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可观的,著作颇丰,仅收入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》的就有二十四种。

    王国维读书治学有三句名言,他称为三境界,即:“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西楼,望尽天涯路。’此第一境也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’此为第三境也。”王国维自己也就是这样走过来的。“三境界”是他读书的体会,也是他的读书诀窍。

    第一境界,是借晏殊的词,说的是做学问,首先必须有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,要想尽一切办法,去登高望远,“望尽天涯路”,开阔自己的视野,寻求知识的宝藏。

    第二境界,是借用柳永的词,说的是在治学的过程中,要吃苦,不怕掉上几斤肉。

    第三境界,是借用辛弃疾的词,说的是只要博览广识,坚持反复深入地有毅力的进行钻研,做到熟读精思,到了一定的时候,就会豁然开朗,有所发现,有所创造。

    要说明的是,这三种境界,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。读书治学,如果没有求知欲,而不能吃苦,不肯吃苦,就不可能坚持到底;如果有求知欲,并能吃苦,但没有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的毅力,也难有所发现。因此,要想读书成才,治学有成果,必须具备这三种境界的精神。

    王国维的“三境界”读书治学方法,可以说适合于任何人。天资聪颖的人应当如此,就是天资比较迟钝的人,只要有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“衣带渐宽终不悔”,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的决心、精神和毅力,到一定的时候,也会茅塞顿开,蓦然有所发现。知识和学问,对勤奋的人都是无私的。

    此外,读书时不可缺少批判性思维。王国维深谙此道,他说:“如果缺少观点,缺少见识,读书再多,也不会对自己的学问有补,而只会使自己迷失在浩瀚的史料中而不能自拔。”如他对戏曲的定义(谓以歌舞演故事也)即是从大量资料中提出,并借为一种标准,重新审视中国戏曲。, 百拇医药(清华)


    参见:100md首页 > 保健版 > 休闲生活 > 读书与健康